本帖最後由 阿達金田一 於 2025-10-9 12:47 編輯
先說我不是專業的...只是朋友要我先幫救看看...我也只能說他運氣好
有 2個 SSD ... 有1個有救回來...也不是我技術好...只是他運氣好
我電腦主板很舊只有 Sata 沒 M.2 ...所以我朋友是有給我外接盒
外接盒: Zike Z666 ( widnows 是顯示 asm246x series 推測是用 ASM 的晶片 大概是 ASM2464PDX 吧)
SSD1: WD PC SN8000S SDEPNRK - 1T00 (1TB) ... (結果掛了)
SSD2: SanDisk PC SN7100S SDFPNSL - 1T00 (1TB) ... (資料有救回來)
2個 SSD 網上的資料都是 600TBW , 所以大概是 TLC 600次寫入
工具: HxD , DiskGen , DiskInfo (主要這3個)
我是先測 SSD1 後測 SSD2,
另外我是 第一次 , 用 M.2 的 USB 外接盒
所以一開始是不知道M.2的外接盒正常情況是如何
這 2個 SSD 好像都是在他的 工作機NB 用壞的, 一個用了 3個月, 一個1個月
不過2個SSD , 我朋友好像也是拿公司的來用 (我沒問...應該是一個壞了就又拿一個來用)
他是電腦業的, 那條 SanDisk PC SN7100S 之前有拿去操過 (樣機測試用...這個我有問...因為寫入 320TB 了)
他一開始和我說時(大概前 1~2週...昨天2025-10-03 才有空拿給我)
我還在想不會剛好碰到 win update 那個吧...不過應該不是
我是有先和他說...SSD大部份大概沒救...
如果有重要資料...最好拿去給專業的...不過 SSD 可能不好救
他說算死馬當活馬醫,要我試看看
還說如果要救援軟體什麼的錢他出
他公司資料放裡面, 感覺資料好像很重要,為啥不找專業的
後面的癈話可能多了一點, 如果是高手可以跳過
我先說一下, 我並沒有用過 磁碟救援 之類的軟體 , 只用過 資料救援
(而且也沒買過這類的軟體,都上網找免費)
現在一般大多是混在一起沒什麼分別...但這裡我先區分出來...可能會比較好理解我想說的
磁碟救援 , 資料救援 有什麼差別
一個救 磁碟 , 一個救資料 , 而 資料救援 大部份 前題是 磁碟 要是好的
因為 資料救援 大多是針對 誤刪 或 誤格式化 後想救回資料...磁碟本身是好的
只要資料尚未被覆蓋, 也就是說 磁區 的資料 都還在, 是有可以讀出來復原
原理不多說...我也不是專業的
簡單說就是 刪除 和 格式化 大多是對 檔案系統 本身寫入, 不會直接清除檔案資料儲存的磁區
強一點的救援可能會多個 分割表 (掃描重建分割表...等等) 之類的
刪除會好救一點, 格式化會難一點 , 分割表看情況... 這些前題都是 磁碟本身是好的
所以現在大多的 救援 , 基本都是 資料救援
我也不是說沒有專業的 磁碟救援 , 我是沒用過 , 而且一般人可能也難入手或是知道去哪找
所以就我自己的認知, 如果 磁碟(SSD/HDD) 硬體上的損壞,基本軟體救不了...
頂多是如果還能讀取, 最多就是 Clone Backup 一下, 再看哪些資料可能救的出來
而這其中 HDD 還好一點...只要還能讀...基本應該還可以 backup
而 SSD 如果硬體出問題...很多是直接掛了
再說的簡單點 如果 SSD /HDD 控制器(晶片) 壞了...連讀取都有問題,軟體怎麼救
像我就遇過 HDD 大概是讀寫頭快壞...還好只是快壞而以...資料還能讀(但資料偶爾會是壞的)
所以我有備份出來(遊戲的壓解檔...我備份完還要測試一次解壓縮...遇到壞檔...就重新 copy )
而 SSD 簡單說因為原理不同...比 HDD 更不好救 (主要是映射表)
也就是說, 軟體上...主要是先用來判斷...看是軟體層面的問題 (分割表,檔案系統...等等) , 還是硬體問題...
如果是硬體問題...真的要救資料...最好不要再對 SSD/HDD 有任何動作, 不然可能會降低救回機率
直接送專業的...才有專業設備和軟體去處理硬體
進入正題
SSD1
先說結論...一開始沒用過無法判斷, 和 SSD2 做對照後才推測, 應該 外接盒 也不能正常讀取 SSD1 (或抓不到 SSD1)
可能 SSD1 鎖了 或 晶片掛了 , 總之就沒在動它...它不是重點
這個 SSD1 如果要搞只能找專業的去處理...反正我是不會
另外說一下 不管 SSD1 SSD2 , 裝置裝置 和 HxD 都是抓到 外接盒 ASM246X , 不是直接抓到 SSD
(所以才推測 ASM246X 無法抓到 或 正常讀取 SSD1 , 因為 SSD2 是正常的)
首先看能不能正常抓到 SSD
裝置管理員 結果 0 Size
HxD
因為一開始就遇到問題...抓都抓不到...我還怕外接盒有問題....
然後換上 SSD2 測試
HxD , 竟然有抓到 954GB ( 1024,349,700,096 Bytes , 熟的都知道為啥)
HxD , LBA0 和 LBA1 都是 00
雖然 SSD2 沒完全壞, 但萬一後面都是 00 大概資料也是沒救
我只說我朋友運氣很好
HxD , LBA2 有資料,而且是正常資料 (先說結論,這是 GPT 的部份資料)
然後上 DiskGen 打算掃描磁碟重建分割表
結果 DiskGen 直接 "GPT 錯誤修正提示"
要保險一點的,可以先不修正, 先 Clone 備份整個SSD磁區 , 因為修正也不一定是確定的
但我遇到的情況,我是覺的比較穩的...不過我也沒直接 更正
我先取消更正 , 先看 DiskGen 左邊, 其實已經可以正常預覽 ASM246X 的 分割區 和 檔案 , 都有正確識別
如果這裡亂碼或什麼都看不到 , 不會自行修復資料的人 (一般人大多數是不會...我也不會)
最好拿給專業的人可能還有救
當然也可以試著用 搜尋遺失磁碟區(重建分割表)
搜尋遺失磁碟區(重建分割表) 是掃描所有磁區, 分析找出殘留的 檔案系統
只要 資料沒有損壞太多, 還是有可能找出來, 在依分析資料重建分割表
例如
(大概推測...我不是專業的...只是依原理去推測)
在 LBA-100000 找到 NTFS 的檔案系統( File System header)
而且NTFS 也沒損壞,那就有可能找出正常的 NTFS 範圍 , 例如 LBA 100000 ~ LBA 200000
然後依這個資料去重新建立分割表
不過我遇到的情況更簡單...單純 LBA 0 和 1 遺失
但是, SSD2 是用 GPT 分割表, GPT 會有2份分割表資料,分別在頭尾
GPT維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GU ... 6%E5%89%B2%E8%A1%A8
也就是說 LBA 0 ~ 1 雖然損壞 (變 00) , 但 LBA 2~33 和 尾部的 GPT分割表資料是好的
因此 DiskGen 有偵測出 GPT 損壞, 且可以更正
所以只要修復 GPT 就好了 ( 當然,先用 DiskGen 預覽一下資料看對不對)
不用掃瞄整個 SSD 去重建分割表
DiskInfo
我是感覺應該是有部份壞塊重新映射 (05) ...不過應該還不算多
(後注: NVME SMART 的定義不同, 05 不是 壞塊或重新映射 , 故上述推測不正確)
依資料我覺的這個 SSD 算是慢慢開始壞了...目前在初期
要用也可以, 拿來放遊戲, 用來加快讀取就好,不要放重要資料, 不然就是重要資料都要另外備份
600TBW ... 320TB 寫入...如果平均寫入差一點... 有的塊可能開始壞了
而且我也有點好奇... 一般 SSD 的 寫入量 有沒有算上寫入放大(實際寫入量) ...如果沒有..實際寫入可能更多
不過實際原因,就不深究,可能原因也有很多, 反正重點是資料
反正目前 SSD2 是可以讀寫, chkdsk 也沒顯示錯誤 , copy 備份沒遇到問題
所以我就備份資料到 我朋友的外接HDD
再說一次...這次的情況只是我朋友運氣好
只有 GPT 損壞, 磁區也沒被清除和覆蓋, 其它資料 "應該" 大部份沒壞
所以才有救回來
不過資料完整性還要他自己拿回去測...因為檔案太多...
我只測了裡面幾個 zip 解壓測試沒問題
另外,其實也不是完全沒問題,只是不太影響
如圖
左邊是 SSD2 原始資料 , 右邊是備份到 HDD 後的
注意 磁碟大小 0
另外,這個檔案是好的, 是 png 檔 , 我有另外 copy 改成 .png 可以正常看圖
應該有零星的檔案有這種情況, 但我感覺影響不大 ( chkdsk 沒顯示錯誤 )
當然不是說完全沒影響...如果是 大小 出錯...那資料可能就錯誤或遺失了
我感覺偏向是可能是 SSD 出錯(壞塊?) 偶然造成 SSD寫入錯誤 (或藍屏)
然後 GPT 遺失 , NTFS 寫入錯誤
但 NTFS 本身就有 容錯 糾錯 校正 的功能, 所以最後就是 磁碟大小 0 , 但資料是好的
不過只是猜測, 主要資料有救回來就好...原因就不管了
我現在其實很少在用電腦的動作,年齡越大越懶的用...
而且我是理論派,也很少實作,最多都是幫朋友而以,不是專業做這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