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ame Team 電腦資訊討論區

 找回密碼
 我要註冊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williamhsu

[問題] 關於 bios 不支援 legacy 開機模式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7-4-24 19:30:01 | 顯示全部樓層
t41408 發表於 2017-4-19 22:37
從下載到的 bios 跟 bios 更新說明 , 看來 s120 比較像是 x86 的 uefi

好喔! 謝謝 目前的狀況跟你描述的比較符合 這台的確是X86的uefi 不過這樣就比較棘手了
發表於 2017-4-24 22:39:0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41408 於 2017-4-25 00:07 編輯
williamhsu 發表於 2017-4-24 19:30
好喔! 謝謝 目前的狀況跟你描述的比較符合 這台的確是X86的uefi 不過這樣就比較棘手了 ...

x86 uefi 的平台 , 正常情況下只能安裝 x86 uefi 的作業系統

x86 win7 不支持 uefi , 原版的 iso , cd 跟 usb 都沒有 uefi 啟動檔(bootia32.efi)
x64 win7 支持 uefi , 原版的 iso , cd 有 uefi 啟動檔 , usb 沒有 uefi 啟動檔(bootx64.efi) , 不能通過 secure boot 的關卡
x86 linux 不支持 uefi , 原版的 iso , cd 跟 usb 都沒有 uefi 啟動檔(bootia32.efi)
x64 linux 支持 uefi , 原版的 iso , cd 跟 usb 都有 uefi 啟動檔(bootx64.efi) , 一樣要考慮 secure boot 的因素

所以樓主要在x86 uefi 的平台 , 安裝 win7 或 linux 正常情況下是沒辦法

樓主可以考慮調整 bios 看能不能改為 legacy 開機 (secure boot、csm、legacy)

建議用論壇內 [純測試 14393 pe 整合版] 試一下 usb 開機的情況

UltraISO U+V2 不隱藏寫入隨身碟




隨身碟應該看到 x64 x86 的 uefi 共用選單


2G記憶體選32位元的精簡版


看能不能調整 bios 看得到 legacy 的選單 , 如果可以才能用 legacy 的方式安裝 win7 或 linux


發表於 2017-4-25 03:00:43 | 顯示全部樓層
這個可以參考看看
x86 uefi 安裝 Linux Mint 17
如何在ASUS X205TA安裝Linux Mint 17?
發表於 2017-4-25 17:37: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41408 於 2017-4-25 17:46 編輯
t41408 發表於 2017-4-25 03:00
這個可以參考看看
x86 uefi 安裝 Linux Mint 17
如何在ASUS X205TA安裝Linux Mint 17?

參考 如何在ASUS X205TA安裝Linux Mint 17?
用 UltraISO 把 linuxmint-17-mate-32bit-v2.iso   寫入隨身碟
補上 bootia32.efi


VMware Workstation 開個 x86 的 uefi 平台 , 實測安裝 linuxmint-17-mate-32bit uefi (實機要關掉 secure boot)


安裝結束後 , 拿掉隨身碟 , 硬碟就可以直接啟動








發表於 2017-4-26 01:39:16 | 顯示全部樓層
t41408 發表於 2017-4-25 17:37
參考 如何在ASUS X205TA安裝Linux Mint 17?
用 UltraISO 把 linuxmint-17-mate-32bit-v2.iso   寫入隨身 ...

ubuntu-16.04.2-desktop-i386.iso


發表於 2017-4-26 02:00: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阿達金田一 於 2017-4-26 02:43 編輯

linux 有沒有支援 uefi x86 這要看 各家的 Linux 有的有 ... 有的沒有
像 acronis true image 的 boot iso , OS 就是用 linux 有支援 uefi x86
由於 Linux 我不熟...所以哪一些有支援 uefi x86 要自己去找了

至於 windows 簡單一句
uefi x86 要 win 8 以後才有支援

而 win7 .... 只有 半支援 uefi x64 ...
這個我自己沒有實際碰過 (因為我不是電腦相關職業...本身沒有碰過實案)
但網上和很多網友也有說過

簡單說 win7 支援的 uefi x64 ... 要有 "同時"支援 INT10 (CSM)
也就是 混合模式 的支援 ... 純uefi ( pure uefi ) 是不支援的
這裡說的 混合模式 ... 不是指 uefi/legacy 雙支援 ... 而是指在使用 uefi 時... bios 本身還是可以用 INT10
而有的 雙支援 Bios ... 可能在用 UEFI 時就是 Pure Uefi ...
另外有的可能會是因為 Secure Boot
因為 "Secure Boot 和CSM不相容,因此在UEFI韌體設定中開啟CSM前,需要在UEFI韌體設定中關閉Secure Boot。"  (維基中的資料)

也就是嚴格要分的話 Bios 的使用模式... 有3種情況  Prue Uefi , Uefi+CSM(混合) , Legacy(CSM)

還有 Secure Boot 好像是 uefi 2.3.1 之後 , win8 之後 才有的 ... 所以 win7 好像不支援 Secure Boot
至於 Linux ... 因為 Linux 實在出太多種了... 就要看該種 Linux 有沒有支援 (簡單說就是有去買 M$ 的簽章認証)


這些 google 一下 Prue Uefi 可以找到很多資料


還有...光碟不能開機
先確定一下你開機裝置有沒有設對
開機時...Bios 到底有沒有用 光碟 嘗試開機
(光碟機 是借來的...那就是用 USB-CDROM 囉...也不知道 s120 有沒有支援 usb-cdrom 開機...雖然正常一般只要支援 usb 開機應該都支援)

還有是用那一版的 Windows 光碟
你那台...大概不是 uefi x86 就是 legacy ...
legacy 就不說了...都支援

Win7 x86 ... 只支援 Leagcy
Win7 x64 ...
uefi x64 + csm ... 支援
pure uefi x64  ... 不支援 ... 但還是會開機... 但因為沒支援 INT10... 會黑屏
uefi x86 ... 不支援 ... 光碟開機區 沒開機檔 ( bootia32.efi ) ... 開機會 pass 過去

Win8/8.1/10 x86 ... 支援 pure uefi x86 / Leagcy ... 不支援 uefi x64 ... 沒 bootx64.efi pass
Win8/8.1/10 x64 ... 支援 pure uefi x64 / Legacy ... 不支援  uefi x86 ...沒  bootxia32.efi pass

至於 bootx64.efi  , bootia32.efi , bootmgr , bootmgr.efi , bootmgrfw.efi
其實都是 Windows Boot Manager 只是對應不同版本的 Bios
(註: 光碟 的 開機引導區 的  開機 FAT 映像 中的 bootx64.efi 或 bootia32.efi 不是 Windows Boot Manager ... 但會引導載入 UDF 光碟中的 bootmgr.efi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ndows_Boot_Manager

另外..要看你那台..是什麼開機...最直接的就是...直接看你的 硬碟 檔案
先用 bootice 將 硬碟 中的每個 分割區 都給上 磁碟代號 (c: d: ... )
其實看一下 分割 狀態...就可以先判斷一半了
NT6 正常安裝都是 ... 1個 boot 分割 (啟動用)  和 1個 system 分割 (windows 所在) ...
視情況 或 需求 可能還有其它分割 (例如 資料 還原 什麼的)
若是 Legacy ... 正常安裝下... boot 和 system 都是 NTFS ... (所以有些人在安裝...也會特定將 boot system 用成同一個分區)
若是 uefi  ... 正常安裝下... boot 會是 FAT , system 是 NTFS ... (由於 FS 不同...所以...一定是分成2個分區)

boot 分割區大小 看各版Win... 100M - 500M 以上不等
win7 ... 100M
win8/8.1 ... 250M - 350M
win10 ... 450M up

所以 boot 是 FAT 就很有可能是 uefi ... (當然不是一定...例如 故意將 leagcy 的 boot ntfs 改成 fat )
然後查看一下 boot 分割下的檔案

legacy 開機
\bootmgr (開機檔)
\boot (開機相關目錄)
\boot\bcd (開機程式設定檔)

uefi x86
\EFI (開機相關目錄)
\EFI\Boot\bootia32.efi (開機檔)
\EFI\Microsoft\Boot\BCD (開機程式設定檔)

uefi x64
\EFI (開機相關目錄)
\EFI\boot\bootx64.efi (開機檔)
\EFI\Microsoft\Boot\BCD (開機程式設定檔)

另外也不知道你前做 usb 開機碟 時是怎麼做的...
如果該 usb 在別的電腦使用正常的話...
而且你那台 s120 bios 開機設定無誤的話... 那 s120 應該就是 uefi x86
因為大多的 usb開機 可能只做 legacy bios +  uefi x64 ... (因為目前 PE 大多也是做 x64 的)

usb 開機...基本和一般硬碟一樣...
所以檔案比照上面說的查看就可以 ...
usb   uefi 開機 當然一樣要用 FAT (僅指 開機檔 所在的啟動分割 ... Windows 可在 NTFS 前面已經說了)

所以結論是...如果 s120 是 uefi x86 ... 這沒救了 ... win7 是鐵定不支援... Linux 要找找
如果 s120 支援 Legacy Bios ... 那就是你 bios 設定問題了
發表於 2017-4-26 02:21:54 | 顯示全部樓層
另外一種的判斷方式

1. 先查看 Win 的位元版本
windows 的 電腦 -> 內容 看一下 windows 的 系統類型(位元版本) ... 是 64 還是 32(x86)
或是
執行 CMD , 在 CMD 執行 SET PROCESSOR_ARCHITECTURE

2. 查看 bcd 設定
執行 CMD ...  在 CMD 下執行 bcdedit
看一下 BCD 設定 中 目前的 {current}  開機項設定 和 path 設

identifier              {current}
path                    \windows\system32\winload.exe

如果 path 是用 winload.exe 那就是 leagcy  開機
如果是用 winload.efi 就是 uefi 開機

所以 ... legacy 就不說了
uefi + Win64 =  uefi x64
uefi + Win32  =  uefi x86
發表於 2017-4-26 03:04:16 | 顯示全部樓層
阿達金田一 發表於 2017-4-26 02:00
linux 有沒有支援 uefi x86 這要看 各家的 Linux 有的有 ... 有的沒有
像 acronis true image 的 boot iso  ...
usb   uefi 開機 當然一樣要用 FAT (僅指 開機檔 所在的啟動分割 ... Windows 可在 NTFS 前面已經說了)

這個倒不一定 , msi 的主機板大部份都支援 usb ntfs uefi
asus 新的主機板也大部份支援 usb ntfs uefi
發表於 2017-4-26 09:05: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阿達金田一 於 2017-4-26 09:11 編輯
t41408 發表於 2017-4-26 03:04
這個倒不一定 , msi 的主機板大部份都支援 usb ntfs uefi
asus 新的主機板也大部份支援 usb ntfs uefi ...

但那是要 硬/軔體 支援...你不能去要求每一台電腦的硬體吧
習慣上還是用 FAT ... Windows 本身在用 uefi boot 分割區 也是預設用 FAT ... 不會去用到 NTFS
在不清楚的情況下...用 FAT 是標準的...
NTFS 支援那些可能都是透過軔體... 也就是 bios 自帶的  ntfs efi driver  之類的 efi 程式 (像 grub2 本身也可以加載支援各種 FS 的 efi driver)
原本的 uefi 2.3.1 好像就只支援 FAT ... 其它那些都只能算額外加載的 (像 uefi shell 和 GUI 的 uefi 設定介面)

而 USB-HD/Flash 開機...目前大多基本上比照 一般硬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我要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NoName Team 電腦資訊討論區 |網站地圖

GMT+8, 2025-8-19 02:25 , Processed in 0.09410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