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阿達金田一 於 2016-6-23 06:34 編輯
先說一下...前面的回文我只是大概看一下
因為大家都說了不少...所以我看的很隨便(有點懶的看...也有點亂...)
這回文不是針對那一篇回文...只是大概對樓主說的一些部份回應
這裡我主要只說 NT6 以後的情況... XP 就不管了
有說錯的地方請糾正...林北不是專業的...只是依 經驗/資料 去分新
首先 NT6 的 官方安裝 是 PE + 安裝程式 + WIM ... 這大概都知道吧
而 WIM 只是 M$ 出的 映像格式 ... 就 備份 的 "意義" 上來說...和 gho ... 也沒什麼不同
只是 "意義" 上相同
實際上 備份 的 原理 和 儲存 方式不一樣 ...
WIM 是針對以 "檔案/目錄" 的架構 ... 來處理... 所以備份的是 系統檔案 而不是 分割區(磁區) ...
ghost 則是 分割區 (實際上我覺的 ghost 是混合模式... 也會判斷檔案系統)
ghost 我會說混合是因為...如果 備份的分割區 還原到 較小的 分割區 時...其實 ghost 也會自動調整...但還原就不算 1:1 克隆
2者 差異 大概就像... 一個是把 系統 當目標 (一堆檔壓縮) ...一個是把 硬碟 或 分割區 當 目標 ( 一個 硬碟/分割區 )
實際上... 我覺的目前的 備份 程式...
大多是 檔案 比較重要... 磁區較不重要(通常應該還會備份MBR PBR)... 所以比較不強調 克隆
(也就除了... DiskGen Bootice 那種 分割區 的 磁區 2進制 映像 備份 ... 外...大多都不算 克隆 而是都偏向 檔案 備份)
也就是檔案還原無誤就好...所以爽的話用 RAR 備份也行...
不過對於...備份/還原+系統 ... 來說... 就是要 系統(的檔案) 正常
而就 結果 或 直觀 來說...我們看到的就是 系統 的 檔案
備份 分割區 的優點是... 那怕不支援 檔案系統 一樣可以備份 ...
而 備份檔案 就要 備份系統(或程式) 有支援 檔案系統...不然讀不到 檔案 還備份個屁
而 備份檔案 的優點是 速度快... 容量小 (因為不是備份整個分割區的磁區)
前面說的只是 備份方式 的差異 ...
而 "意義" 上就只是要 備份...是沒差的
一般 最終目的 就是 備份系統 ... 所以不糾方式上的差異...大概知道就可以
那就 NT6 以後... M$ 實際上的 安裝 也是用 備份/還原 來完成
那 M$ 的安裝 和 一般的系統備份 差別在哪裡
這裡我不是指... 有/無 安裝 Driver , 有/無 安裝應用程式 ... 等等
其實簡單的來說...
Windows 本身就是有 未安裝(封裝) 和 已安裝(使用中) 2種狀態 ...
( 這樣說可能不太對...但比較直觀 )
官方原始的 WIM 中的 系統 就是 未安裝(封裝)
所以 還原 重開機後... Windows 會自動進人安裝程序
因此有些人安裝... 會直接去解 WIM ... 而不是用 原始 的安裝方式 ...
而一般"備份"... (不是萬用系統)
大多是 同機 系統備份 ... 所以大多不封裝... 還原後... 就是直接回到 備份 時 的 系統狀態
而所謂 封裝 ( sysprep )
就是把 已安裝 狀態 的 Windows 調整成 未安裝 ... 但 Driver 和 應用程式 會保留
說穿了...就是 系統 重置(reset) ... 所以 reset 後第1次重開機 ... 又會 重新 進入安裝程序
這功能我個人覺的一開始是針對 OEM 的 機子 的 OEM Windows 安裝光碟 ...
像是一些 NB 或 品牌機 ... 有附 OEM Windows 安裝光碟的...
用 OEM Windows 光碟 安裝 Windows ... 就會自帶一些 Driver 和 應用程式 + Win啟動
封裝 還有一些細部的設定...我個人是沒用過 sysprep ... 所以不就說了 ... 交給專業的來
例如
SID , 使用者資料 , 系統資料(硬體/Driver 資料)的重置 ... Win啟動計數(3次) ... 等等 ... (不過 Win啟動 還要看各種授權方式...都有差異)
至於 sysprep 3次 問題
可以看一下 https://technet.microsoft.com/zh-tw/library/dd744512(v=ws.10).aspx
重設 Windows 啟用
使用單一授權產品金鑰安裝 Windows 後,必須在 30 天內啟用安裝的 Windows。
Sysprep 命令可在電腦上執行的次數沒有限制。不過,Windows 產品啟用的時鐘是從第一次啟動 Windows 時開始倒數計時。您可以使用 sysprep /generalize 命令來重設 Windows 產品啟用,最多可重設三次。第三次執行 sysprep /generalize 命令之後,就無法再重設時鐘。
簡單的說 sysprep 主要針對 oem
一個系統 只能 封裝 3次 ... 每次 封裝 重開機後 重新Win啟動 計數都會 -1
A. 官方WIM 安裝(未授權過) ... 重開機完成安裝後... 啟動Win ... Win 啟動計數 剩3次
B .把 A 封裝(授權啟動剩3次) ... ... 重開機完成安裝後... 重設Win啟動 + 啟動 ... Win 啟動計數 剩2次
C. 把 B封裝(剩2次) ... ... 重開機完成安裝後... 重設Win啟動 + 啟動 ... Win 啟動計數 剩1次
D. 把 C封裝(剩1次) ... ... 重開機完成安裝後... 重設Win啟動 + 啟動 ... Win 啟動計數 剩0次
E. 無法 重設Win啟動 ... 不能封裝 ... ( 如果 不重設 Win啟動...其實照樣可以 封裝 )
簡單說就是 同一個 系統 不要重複的 封裝 以至於 重新"啟動" ... 同一系統啟動有次數限 (這和授權方式也有關)
實際上 封裝 時也可以不要 重設Win啟動 ... 封裝 本身沒有次數限制...是 Win啟動 有限制
Windows 的 硬體 和 Driver 管理
我所知道的... 大概可以分成
1. Driver 檔案
2. 系統 中的 硬體驅動資料庫 (Critical Device Database) ... 不同版的Win 會有差異
XP Win7 可以看 系統註冊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riticalDeviceDatabase
3. 系統 抓到的 硬體 的 識別碼 和 對應 Driver 資料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Enum 下的 機碼
Windows 開機時 ... 會依 硬體識別碼 來載入驅動
已有 安裝 Driver 的裝置 ... 是依據 3 ... 來載入驅動
而 沒安裝 Driver 的裝置 ... 會去搜尋 "2. 系統 中的 硬體驅動資料庫" 中 (並不是直接找 Driver 檔案) ... 有沒有 Driver ... 有就會安裝
也就說...如果 開機 時 2 3 都找不到 驅動 ... 該 硬體裝置 就無法使用
如果 該硬體裝置 又是 電腦 必要(開機必要) 的 裝置... 例如 ACPI , IDE , SRS ... 等等
那當然就會 藍屏
封裝 和 異機
註:
我個人沒在做異機... 映像好像只有1次 的經驗... 而且還是很久以前...沒 PE 的時候
菜鳥一隻... 同學換PC... XP系統 想直接移機 (我一開始是建議他重灌)
那時也不知道 封裝 ... 那時網路才剛開始發展起來...也沒太多資料可查
一開始也是藍屏...然後亂搞(檔案Copy來Copy去)... 結果搞好了... 現在想起來...其實應該也是 IDE Driver 的問題...當然會 封裝 或 加驅動 可能就好了...
同機 情況下...基本上 不用封裝 ... 比較方便
如果要是用在 異機 ... 大多是會 封裝 ... 比較不會出問題
那 封裝 對 藍屏 這個情況有用嗎...
封裝 應該會清掉 3 ... 也就是會 重新抓硬體
XP 以前是比較有用的... NT6 以後...還是有用... 但沒那麼大了
這是因為 XP 和 NT6 的安裝方式不同...
這裡要說一下 XP 和 NT6 的 安裝方式... 的差異
NT6 的安裝說穿了...就是把一個 官方封裝好的 系統 ... 還原 而以
所以 NT6 的 安裝程序 ... 主要就是 系統 檔案 "還原" 好後的 第1次開機 ... 進入所謂的 oobe
而前面說也有說了
也就說...如果 開機 時 2 3 都找不到 驅動 ... 該 硬體裝置 就無法使用
如果 該硬體裝置 又是 電腦 必要(開機必要) 的 裝置... 例如 Power SRS ... 等等
那當然就會 藍屏
所以 NT6 的 驅動安裝...其實 內建驅動...已安裝在 封裝 的系統 的 "2. 系統 中的 硬體驅動資料庫"
而第1次開機...就會自動建立 3 ... (其實只要 Windows 有找到 硬體 ... 就會建立 3 ... 一些 虛擬裝置 也會建立 3 的資料)
所以對 NT6 來說...封裝 主要是解決 舊系統 的資料 告成 藍屏 的問題... 所以只能 重置 系統
如果只是 Driver 問題 ... 也不是 3 的資料造成的... 不封裝也不一定會藍屏...
但是 XP 不是這樣
XP 的原始安裝...是先建立一個 新的Windows 系統 ... 而不是 還原 一個 封裝Windows
也就是... XP 原始安裝 可以分成2個安裝階段
1. 建立 XP系統
2. XP 系統第1次開機(oobe)
也因此...可以說 新建立的XP系統.. 是沒有 2 和 3 的資料...
在 安裝階段1 ... 會在 新的 XP 系統中 加入 2 和 3 的資料...
不過只會加入...有抓到的 硬體 ... 而不是 XP安裝來源(1. Driver 檔案) 中 所有的驅動
例如
XP 光碟中有 A B C D E 裝置 的 驅動 ... PC 硬體有 A B C 的裝置
那 XP 安裝時...建立的 XP系統 2 和 3 中...只會含有 A B C 的資料
所以 XP 異機 時... 如果 異機 到 PC 硬體為 C D E ... 又假設 D 為必要的開機硬體 ( ACPI , IDE , SRS )
那就會 藍屏
XP 的 異機還原... M$ 官方其實有出 IDE驅動工具
將 XP系統 的 2 補入 IDE Driver ... 才不會藍屏(當然只是針對 IDE Driver 問題... SRS 或 其它原因...就要自己搞)
官方網頁已經掛了...所以只有在別的網站上可以找到資料
http://hillgrent2365.pixnet.net/ ... 3%95%5B%E4%BA%8C%5D
因此 封裝 對 XP 是比較有用的... 因為 XP 的安裝 和 NT6 不同
所以最好透過 XP 的 安裝程序 ... 重新 安裝 Driver
但對 NT6 來說... 除了重置資料外... 如果 沒 Driver 問題...其實不封裝應該也沒差
只是 SID 不會變...對於同 區域 內...多台 PC 而言...若 SID 都一樣...會出問題 ... 當然... 單一台 PC 是沒差
所以 異機 ... 看情況 ... 如果只是個人使用...只是換硬體... 只要沒問題 可以不用封裝
通常只要不是換主機板...都沒問題... 因為主機板扯到的Driver 最多(ACPI IDE SRS ... 等等有的沒有的) ... 不換主機板... 其實我覺的算不上 異機
若是要搞 萬用系統 ... 封裝 會比較好
單純 同機 備份 ... 封裝沒必要
至於 USB 的 UD ... 可以用 FbinstTool 來讀寫 UD 區...從 UD 區中提取 PE 的檔案就可以
開機相關可以看一下 http://nonameteam.cc/thread-3010-1-1.html
看你的 USB 是什麼 PE 在去搞... NT6 PE 是比較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