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ame Team 電腦資訊討論區

 找回密碼
 我要註冊
搜索
查看: 5668|回復: 9

[問題] 製作封裝image檔案大小疑問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5-27 15:12: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各位前輩先進們好,小弟由於工作上的關係固定每月都需要製作封裝images檔案作為重新安裝系統時能夠快速裝機。

由於每個月都會重新製作image檔,所以每次都會先進行windows update後再進行封裝,作法流程如下:


甲.Source先製作好,並先備份成一份images檔。


乙.進行windows update以及其他軟體更新


丙.封裝作業系統後,備份起來作為快速裝機的images


丁.將Source Images檔案還原


長久下來發現Source檔案越來越大,所以製作出來的images檔也越來越大,不知道是否有無方法可以讓Source瘦身?

每次windows update後製作封裝前會先用ccleaner進行系統清理。

發表於 2016-5-27 18:29:2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阿達金田一 於 2016-5-27 19:02 編輯

你指的 source 是什麼...原始的 install.wim 嗎 ... 還是自行定義的 原始備份
封裝 images ... 是用什麼格式的 images ... wim(windows image),  gho(ghost) ,  tib(ATI) ...或是其它

感覺你說的很籠統...
覺的你說的應該是 WIM 和 其中的 index image  吧...
WIM 備份...一般的做法...是直接加新的 index image
但這樣做... WIM 中必然有多個 imagex
雖然...相同檔案只會存一份... 但是像 windows update 和 軟體更新...必然是不同檔案
也就是設定
原始 Source index 1 imagex ... 有檔案 A1 B1 C1 D1 E1 F1
index 2 image  ... 有檔案 A1 B1 C2 D2 E2 F2 ( C2 D2 E2 F2 為 update 或 軟體更新 或其它原因 導致的檔案不同 )
那...實際上 WIM 就含有檔案 A1 B1 C1 D1 E1 F1 C2 D2 E2 F2
如果再來個
index 3 image ... 檔案 A1 B1 C2 D2 E3 F3
那 WIM 檔案又會增加  E3 F3 變成 A1 B1 C1 D1 E1 F1 C2 D2 E2 F2 E3 F3

所以... WIM 越來越大是正常的...另外...就算砍了 index image 也不會重新釋放掉
如果部份 index image 和 其中的 差異檔案 已經不需要
對於這種情況...其實只能把 index image 匯出(export) 成另一個 WIM
這樣新建立的 WIM 中檔案就是重新儲存的...
拿上面的假設來說...就是把 index 3 image 匯出成另一個新的WIM ... 該 WIM 就只會包含 A1 B1 C2 D2 E3 F3

如果想保留原始 Source 又不想 WIM 越來越大...那用 差異WIM 來備份會好一點
差異WIM ... 其實就是製作 WIM備份 時...指定一個 父WIM(比對來源WIM) ... 如果 父WIM 有的檔案...就不會備份只會備份差異的部份
也就是...假設前面的 Source 為 Source.WIM ( A1 B1 C1 D1 E1 F1 )
備份時用 差異WIM ... 父WIM 指定為 Source.WIM ... 備份目標為 A1 B1 C2 D2 E3 F3 (前面的 index 3) ... 備份成 bak3.wim
那 bak3.wim 中...就只會儲存 C2 D2 E3 F3

差異WIM 的好處是...
原始的 Source WIM 可不變動...後續備份都是...獨立的 差異檔WIM
例如...前面說的 index 1 2 3 用差異WIM 來處理的話
index 1 ... Source.wim .... A1 B1 C1 D1 E1 F1
index 2 ... bak2.wim ... C2 D2 E2 F2
index 3 ... bak3.wim ... C2 D2 E3 F3
如果不要 index 2 ... bak2.wim... 直接砍了就可以...

壞處是...
還原時...就要先把 Source WIM 還原...然後在還原 bak3.wim

補充一下 ... 差異WIM
微軟的 WIM 程式 ...
dism 好像只能用在 wimboot... 而且好像有一定的限制 (我是沒試過)
imagex 好像不支援 差異WIM

所以想要用 差異備份WIM...我知道的只有 wimlib-imagex
發表於 2016-5-31 10: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今年開始改用 DISM++ 直接對安裝媒體的 WIM 檔案進行更新
並且利用它的系統瘦身功能,目前個人封裝到 201605 的 WIN 7 13合1 用的 WIM 檔案大小為 5.3GB
 樓主| 發表於 2016-7-18 12:04:05 | 顯示全部樓層
阿達金田一 發表於 2016-5-27 18:29
你指的 source 是什麼...原始的 install.wim 嗎 ... 還是自行定義的 原始備份
封裝 images ... 是用什麼格 ...

前輩,首先謝謝您提供的意見。

我看完後,我先道歉,我的文字造成了誤會;我是做系統的映象檔以在工作裝機可以快速完成,沒想到隨著時間累積下來,映象檔越來越大,一個作業系統還原映象檔已經超過20G(作業系統、office2013、wrar以及一些系統元件;個人以為因為每月更新所以造成作業系統映象檔越來越大。)

我想說是否有無備份軟體可以解決使方式;看了前輩的說明好像可以用easyimageX這樣子做,不過要做兩階段還原?
 樓主| 發表於 2016-7-18 12:05:02 | 顯示全部樓層
JonesLee 發表於 2016-5-31 10:22
我今年開始改用 DISM++ 直接對安裝媒體的 WIM 檔案進行更新
並且利用它的系統瘦身功能,目前個人封裝到 201 ...

前輩您好,謝謝您提供的意見;是我文字表達造成了誤會。
發表於 2016-7-19 12:18: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阿達金田一 於 2016-7-19 14:33 編輯
zetaplus 發表於 2016-7-18 12:04
前輩,首先謝謝您提供的意見。

我看完後,我先道歉,我的文字造成了誤會;我是做系統的映象檔以在工作裝 ...

你的意思是...
系統一直都有更新...然後每個月系統都會備份就是了...
那應該是 系統越來越大 吧
所以 備份時 映像檔 也越來越大吧

那你的問題應該還是 JonesLee 說的... 系統瘦身

如果只是要清 update
可以參考
http://kato3c.pixnet.net/blog/po ... %E6%A1%88%EF%BC%81m

dism++ 應該也可以清... update
只是我個人的使用經驗是... win7用 dism++ 部份功能後...
不知道 dism++ 動到 win7系統 的什麼... 重開機會藍屏
要使用先前 正常的 系統註冊 開機才會正常 ...
所以我個人都沒在用 dism++

簡單就是...系統先清一清瘦身...之後在封裝備份
不過系統程式灌一堆...而程式... 一般來說...越新版本...容量也是越來越大

另外...大部份的備份軟體...是沒在 清理 這個功能
大多只有部份非必要檔 像 pagefile.sys 之類的不會備份
不過也要看用什麼方式備份...像 ghost 或是 1:1 磁區映像
pagefile.sys 可能也只能先手動砍了在備份

所以... 不管用什麼備份... 備份前大多會先 清垃圾 + 瘦身
系統瘦身 google 一下就有資料... 像
http://terryhung.pixnet.net/blog ... B%E5%90%A7%EF%BC%81
或是
Wise Disk Cleaner 這個工具 (沒用過...不過看起來好像不錯)
發表於 2016-7-19 15:34:38 | 顯示全部樓層
重裝與還原是不同的概念,重裝是把現有系統整個清掉,置入乾淨的系統
而還原是透過定期備份,然後在必要的時候還原到之前的狀態

一般來說,我裝機的規劃會將分割區切成系統區與資料區
系統區,主要就是放作業系統軟體等等
而資料區就是放使用者資料,當系統裝完,我會把使用者設定檔內的資料夾全部移動到 資料區內

接著,備份,我目前都是直接用 DISM++備份系統,速度快,檔案小,也能夠壓縮
而且備份完的 WIM 檔案,可以直接用 DISM++ 做系統更新,還有系統瘦身,
也能整合驅動,萬一我換主機板的話,我將驅動整合好之後,移除原有的驅動,我就能在新主機板順利開機

用 DISM++ 備份,會自動忽略到分頁檔休眠檔的,還有一堆不必要的系統檔案跟資料夾
只是目前來說 MBR 跟 GPT 的備份檔是不能互通的,這各要特別注意

如果是重裝呢,建議你裝機完成就做一次 SYSPREP
做完之後用 DISM++ 進入 WINRE 模式,然後再進行備份
備份完之後,這個WIM檔,隨時可以用DISM++ 直接套用到任何的分割區上
套用完畢,重開機,就會開始建立新的使用者設定檔,然後就如同新電腦一樣
但是裝好的軟體都在,馬上可以使用

個人經驗,大致上是如此操作的

發表於 2016-7-21 03:50:45 | 顯示全部樓層
JonesLee 發表於 2016-7-19 15:34
重裝與還原是不同的概念,重裝是把現有系統整個清掉,置入乾淨的系統
而還原是透過定期備份,然後在必要的 ...
只是目前來說 MBR 跟 GPT 的備份檔是不能互通的,這各要特別注意
這個不是可以修復開機引導 ? 還是 ... 不太懂

發表於 2016-7-25 13:25:33 | 顯示全部樓層
2567288 發表於 2016-7-21 03:50
這個不是可以修復開機引導 ? 還是 ... 不太懂

是可以修復開機引導,只是會有點複雜,而且如果你的分割區是 GPT 模式
那麼改成 MBR 也許會無法正常開機的

就目前我裝過的系統來說,除非硬碟大於 2TB 或是 他的 UEFI 版本太新無法調用 傳統模式
不然我不會去用 UEFI 模式 安裝系統
因為除了分割區會多分割之外,轉 MBR 也很麻煩

這邊我講的只是備份方式,備份當然是越簡易越好
但如果他有易機還原,或升級主版的需求,那系統的備份就要考量 UEFI 的問題了
發表於 2016-7-25 21:40: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阿達金田一 於 2016-7-25 22:10 編輯

其實好像也沒那麼麻煩...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 bcdboot 重建就可以了
bcdboot 會建立 bootmgr 開機檔 和 BCD

所以主要還是要看怎麼 備份/還原

如果是 整個硬碟 磁區備份 ... 例如 ghost
因為是 整個硬碟 ...所以如果 還原 也是時也是 整個硬碟 ...因為 分割表 也會一同還原
所以如果是 GPT備份... 但要用到 Leagcy Bios 上... 要改成 MBR ... 就會比較麻

反之...如果只是 備份/還原 分割區(檔案系統) ... 那用什麼 分割表 是比較沒差
只要最後用 bcdboot 重建開機 就好

就像 Win 安裝...也不就一個 install.wim ... 有分 Legacy Bios 和 UEFI 嗎
並沒有...只是在 開機 建立的部份有差異而以... 系統本身本來就是 Legacy Bios , UEFI 都支援的

所以我覺的 JonesLee ... 你想說的不是 GPT / MBR ... 而應該是 UEFI / Legacy Bios 的差別
只是一般 UEFI 用 GPT , 而 Legacy Bios 用 MBR

因為 Win安裝 預設只是用 Legacy Bios / UEFI 其中一種開機...
所以備份時...就算備份了開機 也只有一種
所以如果 UEFI + Win 備份後... 要拿到 Legacy Bios 上用... 沒重新建立 Legacy Bios 開機... 就一定不能 ... (反之亦同)
不過只要用 bcdboot 重新建立就好

只是...對於大多數的 備份工具 來說... 可能對於這部份 (Legacy/UEFI) 的處理比較弱

另外就是當 分割表 有異動...基本上 BCD 設定就失效(錯誤)
這是因為 bootmgr 儲存 裝置 的方式...是用 分割表 的資料
所以那怕是 MBR -> MBR 的備份還原...只要分割表不同...
一樣都要修正 BCD ... 不也都很可能出包
不過一般來說...大多數的 備份工具 會 備份分割表資料 或是  BCD修正 ... ( 或是2個都做 )

BCD 開機項中的 Device OsDevice 儲存的資料
MBR 是以 MBR磁碟標誌 和 分割區起始LBA(位移) 為準
GPT 則是以 GPT(分割表) GUID 和 Part(分割區) GUID ...為準
所以只要  MBR 的 磁碟標誌 , 分割區起始LBA(位移)  或 GPT 的 GUID 不同... BCD 都會出包...要修正

所以不算 系統 本身 異機還原 的問題...(這只是單純看系統能不能拿到別台電腦上用)
開機部份... 其實就只是要搞好 bootmgr bcd 而以
Legacy Bios , UEFI 各有其對應的 bootmgr bcd
不然那些雙啟動是假的嗎 ... Win安裝也是雙啟動啊

所以一切要要看怎麼 備份/還原 ( 或者說 工具 很重要 ... )
像 WIM + 手動指令...
Leagcy Bios , UEFI , GPT , MBR , 開機 根本不是問題 ... 只要系統本身沒問題就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我要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NoName Team 電腦資訊討論區 |網站地圖

GMT+8, 2025-8-19 02:26 , Processed in 0.0908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