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ame Team 電腦資訊討論區

 找回密碼
 我要註冊
搜索
查看: 16935|回復: 30

[討論] 十三、製作USB盤啟動格式化的選項(測試修正)20141201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6-2 19:30: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ali88home 於 2014-12-10 19:25 編輯

首先再一次感謝 withthewind 的安裝程式製作修改及無名 2567288 三啟動 usb3.0 隨身[硬]碟(含安裝)作品文件

三啟動 usb3.0 隨身[硬]碟(含安裝)
http://nonameteam.cc/forum.php?m ... 8&fromuid=15075

謹向兩位致上誠摯的謝意,大家要心存感恩。

這個帖子十三、製作USB盤啟動格式化的選項

是USB盤系列最後一個作品,以後的事就看機緣了。

【軟體名稱】:十三、製作USB盤啟動格式化的選項
【軟體分類】:USB教學討論
【軟體語言】:繁(簡)體中文
【檔案格式】:G+S+UD+UFI_20140603.zip
【置檔空間】:360
【檔案大小】:411MB
【安裝密碼】:ali88home
【相關下載】:Download:發文驗証碼 :2yunt7i5u9xh13z
【軟體說明】:請不要轉載,謝謝大家。

十三、製作USB盤啟動格式化的選項

現在USB啟動製作有很多的選項,那到底甚麼選項,最適合自己來製作呢?的確難以抉擇,咱們就來比較測試一下。
後學把單一格式化FAT32和NTFS格式跳過討論了。

A.能夠BIOS+UEFI雙啟動
B.能夠儲存大於4G文件
C.能夠安裝WIN系統install.wim(特別說明:儲存此文件分區,如果隱藏都沒有成功來引導,所以要設為可見分區)
D.能夠安全隱藏文件

1.UD
這樣的方式,很多人採用,配合Grub4dos引導功能,的確天衣無縫,但是無法引導UEFI啟動檔。


2.UD+UFI
最近無憂論壇-pseudo-提出分區表項法,來解決UD無法啟動UEFI的方案,的確是一大突破。可惜現在還沒有突破能夠儲存大於4G文件的功能。
但是這個UFI分區卻在WIN系統下,無法圓滿的安全隱藏,但是執行隱藏功能,UEFI卻又無法啟動,剩下的不可見區又要與UFI分區切換,才能看到裡面的一些文件操作功能。


UD+UFI也可以製作成這樣的模式

格式化選項-格式化UD_UFI製作步驟:
因為置入UFI的安裝文件UFI_576.IMA,所以程式有點大,請耐心等待轉換,小心操作。
PE維護工具集和DOS工具合集,就不再重複說明操作過程,網絡搜尋到處有教程。

a.使用最新版本FbinstTool.exe1.607修復UFI映射分區

b.修復引導,隱藏設定

c.分區已經顯見,使用系統內定的格式化。

d.可以開始操作拖入文件,把要安裝系統的幾個文件夾,COPY拖入,sources\boot.wim & install.wim 完成安裝系統USB。



3.UD+ESP2+NTFS
基於前面兩項的缺失,後學把UD分區以外的分區再分成兩個分區,就是系統裡面的ESP+NTFS分區,在這裡簡稱為UD_WIN來區別,這樣的USB盤分區結構,
解決了BIOS+UEFI雙啟動,也能夠在NTFS分區儲存大於4G文件,更能夠透過UD來引導NTFS分區的WIN系統install.wim文件,
最重要的這個EF隱藏分區,沒有因為設定為不可見和隱藏,而失去UEFI引導的功能,這點非常重要,而且安全隱藏效果也達到極限。
所以後學個人推薦這樣的分區方式,這是經過測試的結果推薦,最重要是,想怎麼編輯就怎麼編輯,不會把分區引導給搞砸了。
雖然虛擬機測試美好,但是.真正實際實機操作,卻是不圓滿,後面的NTFS分區不可見。




4.U+V2
這樣的使用製作方法有一點複雜,後學還是嘗試的來測試看看,拿H3-ISO來製作寫入,因為內定引導選項的設定,分區引導為SYSLINUX,
原先以為很美好,可以UEFI引導,結果打開分區重新編輯寫入文件,來替換自己製作的引導文件,惡夢出現了,竟然無法再啟動BIOS的引導方式,
有點不相信自己的操作,重來多次測試,即使把MBR先備份PBR先備份,使用UltraISO或DiskGenius或BOOTICE和bootpart來備份引導還原,
甚至看了無憂論壇-zds1210-前輩的操作修復方法,還是無法完成失去的分區引導,後學只不過測試替換其中幾個文件而已,就這樣的結果,真是後學所學不精啊!
只好擱著,沒有繼續測試 B.()和 C.() 這方式的動力。

經過一段時間沉澱,終於重新操作U+方式,進入PE,再使用U+隱藏寫入工具,去替換文件,這個U+分區先前還是要把分區作大4G容量,以後更新才不會後悔。

這樣的U+HDD V2高度隱藏操作,可以UEFI和BIOS啟動,但是PE外置工具無法使用,已經有所改善。




5.UD+FAT32_EF
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選擇{UD+FAT32分區ID-EF}來安全隱藏,還可以進一步刪除盤符來加強安全隱藏。
理由:前面幾項都是紙上談兵,虛擬機測試完美,一旦實機操作,全部多少有缺失,經過衡量還是選擇這個方式適合製作USB盤。
把BIOS啟動安裝在UD分區,UD分區可以使用***.FBA恢復方式來建立,把UEFI啟動安裝在FAT32-EF分區,而直接安裝能UEFI啟動的ISO-PE就OK了。
這樣{UD+FAT32分區ID-EF}製作USB盤,在虛擬機是隱藏的,但是實機操作,因為系統辨識EF分區以及UD的被忽略隱藏,
不但PE的外置工具和安裝系統的install.wim的功能,恰好提供給他一個完美的顯現分區啟動的結果。

1.不會浪費太多不可見的空間,切來換去,頭暈腦脹。
2.安裝容易,時間最短,操作最簡單。
3.安全隱藏良好。
4.在系統下啟動EF隱藏FAT32分區,PEx64啟動外置工具成功。
5.UEFI+BIOS啟動
6.總結:USB盤,只適合分割到雙分區,超過分割,使用操作很麻煩。

總結一下測試結果:

1.如果要建立U+的方式,那麼前面的分區可以建立一個NTFS或exFAT的分區來使用。但是要找一個能U+啟動的PE外置工具的ISO-PE。

2.如果要建立UD的方式,那麼直接把後面的FAT32的ID變更為EF,那麼隱藏的效果也不錯,建立後再刪除盤符,安全隱藏,而且啟動任何PE不用再選擇能啟動外置工具的ISO-PE,使用時只要顯示盤符就可以。

3.至於前面建立UD,後面建立U+,中間建立NTFS或exFAT分區所謂三分區方式,有一點點前後重複的感覺,為何會有如此作法,大概原因有二:

其一:後面建立U+,Grub4dos引導方式,如果設定在後面位置,會有可能找不到引導失敗的現象,所以只好回頭在前面建立UD補齊不足的地方,讓U+方式只有UEFI啟動,

但是UFI和U+方式UEFI啟動的方式裡面x64PE是無法跨區放置使用的,也因為格式是FAT16要儲存大於4G文件的機會也很少。

其二:前面建立UD,UEFI引導方式無法使用,pseudo-提出分區表項法,來解決UD無法啟動UEFI的方案,的確是一大突破。可惜現在還沒有突破能夠儲存大於4G文件的功能。

無論使用哪種方式建立U盤,反正UEFI啟動的方式裡面x64PE都是無法跨區使用,只能由BIOS-legacy-Grub4dos功能來find ..使用之,簡單言之,就是UEFI啟動的方式裡面放x64PE,BIOS-legacy啟動放x32PE。

只有把x64PE放在上面2.方式,建立UD後面的FAT32的ID變更為EF,建立後再刪除盤符,安全隱藏完美。

並且UEFI啟動文件放在FAT32磁區內,UD方式不須製作很大容量,而x64-x86PE文件可以共同使用之,在不大容量的USB盤裡頭來節省儲存空間。

如建立UEFI啟動文件放在FAT32磁區內的方式,後面再建立U+的需求就多餘,所以才會有一點點前後重複的感覺。

如U盤需製作三分區法,建議製作UD+NTFS+(U+V2)三分區法,安全性隱藏優於UD_UFI三分區法,UD_UFI分區沒有顯現為可見區,UEFI是無法啟動的。

至於您選擇哪一項製作方式,因個人需求而定,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缺失才有精進的動力,感謝這些原創著作者的辛勞,大家使用時要心存感恩,感謝他們的付出。




最後的啟動畫面
發表於 2014-6-3 08: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請問

要製作成 3.UD+ESP2+NTFS

整套的工具和完整製作流程在哪?
 樓主| 發表於 2014-6-3 16:32:23 | 顯示全部樓層
smallhaung 發表於 2014-6-3 08:15
請問

要製作成 3.UD+ESP2+NTFS

已經上傳下載,請大家小心操作,詳細看說明,裡面置入UFI_576.IMA的安裝文件。
發表於 2014-6-3 18:41:41 | 顯示全部樓層
ali88home 發表於 2014-6-3 16:32
已經上傳下載,請大家小心操作,詳細看說明,裡面置入UFI_576.IMA的安裝文件。 ...

雲盤已經失效 無法抓到檔案
 樓主| 發表於 2014-6-3 19:36:15 | 顯示全部樓層
smallhaung 發表於 2014-6-3 18:41
雲盤已經失效 無法抓到檔案

雲盤下載無效更新,請重新下載試試看。抱歉!
發表於 2014-6-3 21:54:48 | 顯示全部樓層
ali88home 發表於 2014-6-3 19:36
雲盤下載無效更新,請重新下載試試看。抱歉!

檔案已抓下來了
但是壓縮檔內 還有一個壓縮檔G+S+UEFI_20140603.zip
沒密碼 無法解壓縮
 樓主| 發表於 2014-6-5 13:14:0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li88home 於 2014-6-5 13:28 編輯
smallhaung 發表於 2014-6-3 21:54
檔案已抓下來了
但是壓縮檔內 還有一個壓縮檔G+S+UEFI_20140603.zip
沒密碼 無法解壓縮 ...


密碼?上面寫的清清楚楚,怎麼沒有看到呢。

【安裝密碼】:ali88home
發表於 2014-6-5 14:14: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mallhaung 於 2014-6-5 14:23 編輯

>>密碼?上面寫的清清楚楚,怎麼沒有看到呢。
【安裝密碼】:ali88home

小弟眼瞎 您回覆前已看到了


目前經過實作  有好多問題想問您:

(A)小弟直接選擇 1.格式化UD_UFI   2.選GRUB4DOS    3.選您的G+S+UEFI_20140603.zip
用一支8G USB 2.0 隨身碟製作出來了
http://bbs.wuyou.com/forum.php?m ... tra=page%3D1&page=1
此軟體測試 BIOS和EFI都可成功啟動選單了 其他未深入測試
(因為我後面會換成自己製作的一些ISO檔和GRUB4DOS選單
配合此篇教學http://bbs.wuyou.com/forum.php?m ... tra=page%3D1&page=1
做出自己的ISO檔)

在製作過程中發現  U盤PE維護系統安裝工具-2014-2014.6.03.exe 執行後 會馬上先跑一段英文 然後好久(幾十秒)才會出現操作面板(在實機WIN8.1 x64和WIN7 x32環境下都一樣)

再來 在操作面板中 選擇第1步 格式化UD_UFI  點選後 馬上陷入程式無回應假死狀態 (在實機WIN8.1 x64和WIN7 x32環境下都一樣還好我耐心夠  一直等它 果然跟我猜想一樣  它在格式化USB)

(B)小弟要做出您教學中提到的效果 =====> 3.UD+ESP2+NTFS
可是小弟經過(A)的操作
出來的效果和您的不一樣




是不是還要經過哪些步驟處理呢?


(C)我使用FbinstTool.exe 1.607版本要看 USB
結果


如果選擇修復 就能看見UD區了


不知道 修復後會有啥關係?

(D)使用您的製作工具 選擇 格式化UD_UFI
這個選項能自訂要格式化區域的大小嗎?
這個製作工具  我記得在無憂看過原始碼 作者有公佈 可惜我沒去研究







 樓主| 發表於 2014-6-5 15:29:0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li88home 於 2014-6-5 15:37 編輯
smallhaung 發表於 2014-6-5 14:14
>>密碼?上面寫的清清楚楚,怎麼沒有看到呢。
【安裝密碼】:ali88home


A.格式化UD_UFI
因為後學怕FBA製作文件有些人不懂,又怕錯誤操作,所以把置入將近1G的FBA文件直接格式化寫入USB,所以啟動解壓偵測會慢一點,假死狀態是正常,製作過程大概3分鐘(我的測試)。請耐心等待...完成後請直接使用FbinstTool.exe 1.607版本看教學修復引導。製作後最後面分區是FAT32,由大家決定要不要NTFS格式。

特別說明:格式化UD_UFI其實已經把所有文件引導FBA寫入,不必再操作2.3.步,只有格式化UD_UFI這一項不同,如果重複2.3.也沒有關係,反正文件一樣覆蓋而已。
完成修復後,您可以把文件解壓到後面顯示分區,把WIN8.1-install.wim拖入後面分區試試看。

B.3.UD+ESP2+NTFS
這樣的方式無法一步做成,您可以操作格式化UD再手動分區

C.MBR破壞是正常,經過修復就OK,您少了修復映射UFI的動作了。請看修復教程

D.不能,因為這裡後學把FBA內置了,除非外置FBA操作,如果要自訂格式化區域的大小,不如直接使用FbinstTool.exe 1.607版本操作。


發表於 2014-6-5 16:57:40 | 顯示全部樓層
再請教大大:

如果我要全部過程手動 不用您的工具製作  要做成 UD+ESP2+NTFS
我是不是直接用FbinstTool.exe 1.607版
先分割一個UD區


可是 要選哪一個?
UD主分割區 還是 UD擴展分區?  
上圖是我執行FbinstTool.exe 1.607版時 他預設的

再來 分割好UD區後 是不是要把USB剩下的空間  再分割成2各區域  一個FAT32 一個NTFS呢?

最後是不是要再經過您教學的 a.修復UFI映射分區  b.修復引導,隱藏設定  這2個步驟?

還有 那些檔案要放UD區  那些要放FAT32區?
因為看你的教學圖  似乎所有檔案都在UD區內


可是在WIN8下又可以看見他們


真的是被搞糊塗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我要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NoName Team 電腦資訊討論區 |網站地圖

GMT+8, 2025-8-18 21:44 , Processed in 0.1017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