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ame Team 電腦資訊討論區

 找回密碼
 我要註冊
搜索
樓主: CPSEVEN

[問題] 一顆硬碟安裝WIN7 想再裝XPE上去做多重開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2-27 09:41:43 | 顯示全部樓層
WD EARS 是Advanced Formated
如果你要用spfdisk劃分割區的話
要用2012-4kb的版本,不然會有4k align的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6-2-27 13:34:2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PSEVEN 於 2016-2-27 13:35 編輯

那硬碟已經救不回來了ˇˇ
根據經驗跟事實查證 主要是晶片過熱使得定軌位置會偏移
從40GB就有這種問題
在硬碟電路板上 有幾個位置很熱的地方 貼上小散熱片 就可能比較正常的維持久一點的時間
這次格式化放上資料 下回開機某些地方就可能讀不到了
而且電路板上有些地方 已經明顯熏到焦黑
簡單來說WD比SEAGATE還不耐熱 (也要注意SEAGATE有分原廠副廠 比如他併下MAXTOR的廠 MAXTOR生產的規格仍比較不耐熱)

而拿去WD台北光華的維修中心 他們不給保固時限以外的硬碟維修了
(哪怕只超過一個月 以前是不超過3個月 都還當在保固期間呢 因為生產日期跟銷售日期必然有差距)
而有位好心的光華店員跟我提醒 現在硬碟有分"開機用碟"跟"資料用碟"
開機用碟指開機跟長時間使用  資料用碟指的是不常使用 或是外接碟用的
代表的也就是壽命有很大的不同 價格也就不同 (天呀 現在偷到這種地步了 不再是可以隨便買個硬碟都能安心的存放資料 FOREVER)
所以現在選擇硬碟時要多注意 (以前的硬碟規格通常以30萬小時壽命為標準 現在的硬碟規格已經沒看到這一項了
也不是真的沒有拉 只是要在某些高檔的硬碟才看的到)
發表於 2016-2-27 14:06: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ang_966 於 2016-2-29 13:07 編輯
CPSEVEN 發表於 2016-2-27 13:34
那硬碟已經救不回來了ˇˇ

1.硬碟並非可靠的儲存媒體: 本人曾有一顆H牌硬碟在第11個月出現壞軌,運氣算好,1年內免費換新.
  * 硬碟資料可能中毒, 或( *.TXT, *.JPG, *.js, ... )被勒索軟體強行加密.
  * 若記憶體夠大, 或4G只用到3.2G, 可利用記憶體 "虛擬磁碟" 存放 "暫存資料",
     可加快網頁(影片)的反應速度, 快速的 "在眾多分頁之間做切換", 減輕磁碟機的耗損.
     請參考: 簡/繁 PE 通用工具包PE_Tools (7-Zip,PDFX,WordReader,WimTool,手寫+14種輸入法) 可再添加Firefox,Chrome ==>
     http://nonameteam.cc/thread-2887-1-1.html  文中 第8. ,
第9.

2.隨身碟 "某Rxxxx牌" 3個有2個變 "唯讀".
   幾年前某T牌有一顆故障後下載官網的救援工具後資料有救回.
   去年某T牌有一顆故障後下載官網的救援工具後資料沒有救回, 但可正常續用.

結論: 重要資料/帳密/論文/病歷/...  "加密" 後上傳 "多處" 雲端
       Google雲(每個帳號至少15G
,單檔上限略小於10G),百度雲, 中華電信Hami+個人雲(單檔上限2000M), ...
       http://blog.xuite.net/tools241/blog/108046903
       [情報] google雲(免費15G), 安全性檢查再送2G ==>
       https://www.ptt.cc/bbs/Free_box/M.1454954445.A.017.html

免費加密工具 VeraCrypt ( 已納入 NoName Xpe RC6 Extra3 ):
VeraCrypt 中文版 (替代 TrueCrypt ) -- 加密映像檔/USB隨身碟加密/硬碟加密 (隱藏加密區/設備)
載點: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oolsdn5/dn/VeraCrypt.ra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由硬碟啟動的方法大概就是相差在用什麼工具,
本人硬體算低階: x86 , 4G , 沒找到x86的繁體 10PE , 所以拿簡體的10pe做為測試之用.
1.硬碟的某一個partition 採三合一外加可啟動硬碟上的 XP/Win7:
   NoName XPE + 8.1(RamOS)PE + 10PE簡體 + 可啟動硬碟上的 XP/Win7
2.隨身碟/DVD
採四三合一外加可啟動硬碟上的 XP/Win7:
   NoName XPE + 8.1(RamOS)PE + 10PE簡體 + Win7安裝光碟 + 可啟動硬碟上的 XP/Win7

以下內容請參考第27頁第265樓:
http://nonameteam.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57&page=27#pid23777
七. 將 NoName XPE 與 8PE/7PE 製成二合一由 "硬碟" 開機:
1."請先製作好 PE 的可開機隨身碟" 以防設定錯誤時硬碟無法開機, 對磁碟分割不熟者切記找懂的人幫忙!
工具一:以PE開機利用內附工具 "PartAssist分區助手" 在硬碟分割出5G的空間(供多種PE並存) ->
       格式化選ntfs -> [進階]將此分區 "設定為活動分區",
       以後要進舊有分區須進menu.lst選 "HD(硬碟啟動)".
工具二: "\2in1\bootsect.exe" ( 用法參考 bootsect.txt )
bootsect.exe /nt52  X:  ( 其中X請更換為 "硬碟" 的代號 )
2. 將 "NoName Xpe*.iso" 提取到 "硬碟"
   將 \RXPE\RXPE.COM "複製COPY" 到 \RXPE.COM
3. 取得 8PE*.iso 或 7PE*.iso 提取到 "硬碟"
   將 \BOOTMGR 搬移MOVE到 \boot\BOOTMGR
4.將 \2in1\BOOTMGR "複製COPY" 到 \ntldr  
5.編輯  \menu.lst 內容請參考三之5.


 樓主| 發表於 2016-2-28 19:07: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PSEVEN 於 2016-3-4 09:52 編輯

我還保有一個"120MB"的硬碟 沒錯 你沒看錯 就是120MB
裡面是放DOS時期的東東 主要是GAME
放了1X年 資料無損
我現在開機用的碟 還是80GB的 理由便是很難會壞 也不怕壞
40GB~80GB 我還剩好幾個
已經用超過6~8年了吧 總通電時數是40996HR
當然啦 缺點就是慢ˇˇ"
管理記憶體 我習慣用CACHEMAN W7以下 他還是相當好用的
W8的話 因為W8有加強記憶體的使用管理效率 所以CACHEMAN的效果大降
我一直崇尚高記憶體量 從586時代開始
現在用的AMD FX-4100 用12GB RAM
通常來說4G應該都夠用了 通常W7開機+防毒成是大約占了1.5GB 剩下2.5GB~2GB給快取部分使用
若加上用虛擬記憶體需要映射也會占去部分的實際記憶體 所以預估剩下2~1.5G給快取用
若使用虛擬磁碟來加速網頁跟TEMP使用 至少又要劃去500MB 所以剩下1.5G~1G留給快取用
若玩大一點的遊戲 這點快取空間根本不夠 所以我都會建議上到8GB
我是有用VIRTUAL BOX作點實驗 所以加到12GB

樓上大大後面說的硬碟啟動 多分割方式
真說到了我心裡 我也真的想要 一個主要的W7作主要的作業  + W7/8PE 作維護 & USB (W7/8 & XPE給很舊的電腦 作維護)
可很多大大發表都包了很多PE系統 不然就是單一個
所以如何自己能搞捻出自己想要的USB碟或CD 能增增減減的 這是目前的想法
不過因為工作關係 對PE的研究時斷時續

另外就是如何將PE變成硬碟開機常駐使用 那得配上驅動程式等等 這是進階的想法
很多大大發表ˋ的都有考慮到這一點 不過我還沒做過
我會在找時間實驗看看 (PE可玩的部分 越說還真越多呢^^")
感謝回應^^~

P.S. 隨身碟最怕在寫入的時後拔出 我有兩個毀在這上面 是完全的損壞 無法再使用了ˇˇ
創見的服務還不錯 我壞過兩次 都只是資料損毀 拿去維修站 一次莫名其妙的就救回來了
一次是主用的電腦抓取不到 換台電腦就可以讀出 在那台格式化後 回到主電腦又可以抓的到了XD
所以拿隨身碟放重要資料 還是要小心 最好狡兔3個洞
後言 不過現在發展到USB3 隨身碟的速度大增 已經可媲美硬碟速度 除了寫入壽命還是比較短
拿來當開機碟 是可以考慮了(理論上SSD最好不要設虛擬記憶體 以免讀寫次數增多而減低壽命 所以也需要RAM比較多來COVER)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我要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NoName Team 電腦資訊討論區 |網站地圖

GMT+8, 2024-12-3 00:30 , Processed in 0.2711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