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初發表這篇文章Windows XP、7、8 系統安裝隨身碟的時候 ,Windows 8剛問市,由於對其還不熟悉,因此用訂製安裝目錄的方式安裝Windows7。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後,發現有一部份的隨身碟,用訂製目錄的方式安裝Windows7會自動重開機。反之用訂製目錄的方式安裝Windows8,相對的重開機現象比較少。
因此後來發表的隨身碟工具,安裝Windows 8改採訂製目錄的方式,Windows7改用標準的方式。
所謂的標準方式:
bootmgr --> bcd --> boot.wim(setup.exe) --> install.wim (sources資料夾內要有 setup.exe)
所謂訂製目錄的方式:
(1) 在boot.wim第2個映像的\sources目錄裏,把setup.exe 改名。
(2) 在boot.wim第2個映像的\system32目錄裏,加入兩個檔案 winpeshl.ini 及 setup.cmd。
winpeshl.ini 檔案內容
[launchapps]
x:\windows\system32\setup.cmd
setup.cmd 檔案內容
@echo off
for %%a in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y z) do (if exist %%a:\WIN7\install.wim x:\sources\7setup.exe /installfrom:%%a:\WIN7\install.wim)
不過最近因為 uefi 的加入,不得不在 uefi 安裝 win7x64時又採用訂製目錄的方式,重開機的困擾又產生。
在一次偶然的測試裏,如果改採下列的方式,重開機的現象,似乎又可以得到改善:
一. legacy bios 採用原來的標準方式 bootmgr --> bcd --> boot.wim(setup.exe) --> install.wim (sources資料夾內要有 setup.exe)。
二. uefix64 採用的方式 bootmgr --> bcd --> boot64.wim(setup64.exe) --> install.wim (sources資料夾內要有 setup64.exe)。
(1) 把boot.wim第2個映像\sources目錄裏的 setup.exe 改名為 setup64.exe。
(2) 在boot.wim第2個映像的\system32目錄裏,加入一個檔案 winpeshl.ini。
winpeshl.ini
[launchapps]
%SYSTEMDRIVE%\sources\setup64.exe
(3) 提取光碟 ISO內 sources資料夾下的 setup.exe 改名為 setup64.exe,跟 install.wim 一同放在隨身碟的sources資料夾內。
上述的方式在原本會重開機的隨身碟、行動硬碟、卡碟機測試還沒發生重開機的現象。如果有這類困擾的,可以試一下測試檔:
檔案名稱 : WIN7S.GHO
MD5值 : 683c0ccff0736e497ca849e0d797d4c0
SHA1值 : f8d71dd73478774df40c35e0793c957aacd380cd
CRC32 : 7579c306
檔案大小 : 455,325,162 (434 MB)
發文驗證碼 : gjw6x18og2xtaxa
用法:
(1) GHOST DISK FROM IMAGE 還原回隨身碟。(檔案格式為 fat32)。
(2) 補上 install.wim 在 sources 資料夾內。(install,wim 需為 x86及x64 的整合檔 )。
備註:
(1) setup.exe 可以安裝的 install.wim (試過 install.wim 及 install.swm + install2.swm....都可以 , 沒試過 install.esd)。
(2) boot.wim 及 boot64.wim 整合相對應的 usb3.0驅動 , 可以試一下把隨身碟插在 usb3.0的 port。
|
|